百字明咒功德网
百字明咒功德网
入门须知 佛学常识 在家修行 佛与人生 佛化家庭
主页/ 佛学常识/ 文章正文

净土法门法师:请问我们所追求的世界和平会有可能来临吗?

导读:净土法门法师:请问我们所追求的世界和平会有可能来临吗? 问:自有人类以来,这个世界上的战争此起彼落,从未有一天真正的和平。请问我们所追求的世界和平会有可能来临吗? 净土法门答:答案是肯定的。《大...
净土法门法师:请问我们所追求的世界和平会有可能来临吗?

问:自有人类以来,这个世界上的战争此起彼落,从未有一天真正的和平。请问我们所追求的世界和平会有可能来临吗?

净土法门答:答案是肯定的。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说得好,「若能转物,则同如来」。但现代一般人不太懂得,所以我把「物」换成「境」,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。你若能转境界,世界天天是和平的;你不能转境,世界就不会有祥和与安宁。

我们在一生中,可以得到幸福美满,这是学佛得到的真实受用,但大前提必须要能懂得佛经上所讲的意义。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好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,还有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真正能理解,我讲的这些话,你就会相信了。

现象不是真的,确实是幻相,所以境界相是随着心在转变。我们心清净,世界就清净,没有一个相不清净;心平等,世间万象没有一样不平等;心善良,世间一切人事物没有不善的。为什么你看到世间的一切不善?你用不善、不平等、不清净的心看世界,这世界是假的,世界就千变万化

佛经告诉我们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」,佛性是圆满、纯净、纯善的,可见一切众生的心性纯净纯善。而中国古人教学也时常讲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中国圣人与印度圣人虽没见过面,所见的、所说的居然相同,即所谓「英雄所见,大略相同」。他们的见解、说法完全一样,这是真理,真理就是人性本善。

一切众生都是性本善,何以变成不善?不善是习性。古人常说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,他被污染了,染污的不是本性,染污是暂时的。有时这种暂时是几千年、几万年、多生多劫,但是与本性相比,它就是暂时的,因为本性不生不灭,这就是佛经上所说的无量寿。千劫、万劫、亿劫还是有时间、数量的,无量寿是没有数量的;有数量与无数量相比,还是暂时。

何时他能将习性、染污放下?几时放下,几时本性就恢复了。我们如果在一生中未遇到佛法,说真实话,纵然活上两百岁也不会觉悟,也不会回头。遇到佛法,接触到佛法,恍然大悟才知道回头。只要回头,我们的习性自然放下,本性很容易就恢复。恢复本性,则同如来,与诸佛菩萨、圣贤人就没有两样。为何能读懂圣贤书?他与我的意思一样,我也是如此想法,没有冲突、没有矛盾,自然欢喜接受,依教奉行。这是依自己的性德,依自己的本善,依自己的佛性,不是被人牵着鼻子走。

我们举个明显的例子,在日常生活中时常遇到的,有人无缘无故毁谤你。而毁谤的业因很多,有过去世的、有今生的。譬如你今生做了一些好事,人家看到会嫉妒,找你的毛病,甚至于造谣生事、毁谤陷害。在没有学佛之前,我们也是迷而不觉,马上就反驳、研究对策,要如何对付他。这样与他就对立,结下冤仇了,也就是经上常说的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,仇恨愈结愈深。所以,对立不能解决问题。

学佛之后明白了,圣贤人自谦忍让。忍让是智慧,高度的智慧、高度的艺术,真正了不起!所以,他是大德、大智、大能,不是懦弱,真正是解决问题,化解问题。你毁谤我、侮辱我、陷害我,我欢喜接受,决定没有辩驳,无丝毫瞋恚心、报复心,业障就消了。所以,那个人是替我消业障,我应当感谢他,怎能怨恨他?学了佛才有这个智慧,才能化解问题。没有报复是持戒波罗蜜,没有怨恨是忍辱波罗蜜,这就是菩萨行,不是凡夫行。我们能修菩萨行,世界和平就能落实了。21-157-0001

问:四、五岁的孩子阅读经典及学习文言文,请问其顺序如何?

净土法门答:四、五岁的儿童,应当从《弟子规》入门。《弟子规》是圣贤教学的基础,非常重要!这个教学若能让儿童欢喜接受,不是容易的事情。重要的是大人也要学习,并做榜样给小孩看。父母是子女的表率、模范,父母在子女面前,行住坐卧规规矩矩,然后再要求他,他会心服口服。若你自己不如法,要他按照规矩做,他不服你。

从前父母是儿女的榜样,老师是学生的榜样。做老师的很辛苦,要做出样子给学生看。而对于儿童,最重要的是身教,其次是言教。到他十二、三岁之后,根基扎下去了,那时言教重于身教。童蒙教学,《弟子规》是基础,再来读《三字经》、《四书》,从此地扎根。

若要学文言文,《德育课本》非常好,很浅显。每一篇都不超过一百个字,每天学一篇,对于德育、文学都有好处,可以为他奠定根基。佛经里面,印光大师提倡的《了凡四训》,及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、《十善业道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都非常好。小朋友的记忆力好,先读诵,不必求解义,读到能够背,背熟了还要常常温习,一生都不会忘记。长大以后处事待人接物,起心动念就会想到经典上的教训,这些教训自然会起作用。21-157-0002

问:孩子崇尚自由、物质,请问要如何教育孩子的人格、道德,以菩萨心利益众人?

净土法门答:我们在家里要给家人做好样子,在社会要给大众做好榜样。日常生活当中潜移默化,不要希望很快能收到效果。效果没现前,要反省「我做得还不够,要认真努力去做」,至诚就有感应,所谓「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」。别人还没有感动,是自己的诚意不够;真诚到了极处,没有不感动人的。

在家里要做家人的好榜样,真正把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完全落实,就能感动你的家人、亲戚朋友、同事。要真做!肯吃亏,愿意上当,于人无争,于事无求。如果不肯吃亏、不肯上当,你的诚意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好的受用,让给别人;别人不要的,我们来接受,永远这样做下去。这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,老人家一生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。到晚年,他也没有改变此生活方式,这是真的。21-117-0001

问: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脾气、起烦恼,请问这是否也是着相?应如何将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落实到生活中?

净土法门答:是着相。这两句话很不容易落实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。知道一切相都是虚妄,你的心就清净,不会再起妄想、分别、执着。只要你还有分别、有执着,你就不懂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的真义。只有你真正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、万缘放下,你的心才能清净。佛菩萨帮助别人,也有喜怒哀乐的表现,但是他并不着相,为什么?就像戏台上唱戏一样,是假的,不是真的,是教学的手段。用来帮助别人断恶修善、破迷开悟。譬如你骂小孩,你是教他好,如果你真的动了瞋恨心,你就落入轮回,是用轮回心造轮回业。

所以,佛菩萨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,释迦牟尼佛也有喜怒哀乐。看到弟子有成就时,他很欢喜,就会奖励;看到弟子有过失时,他板起面孔、发脾气,你说他有烦恼、分别、执着吗?他没有。那是什么?是感应道交。众生有感,他才有应。你有善心就感善的回应;恶心就感打骂来回应,决定没有分别心、执着心、妄心,这个功夫是上乘功夫,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,六道众生,甚至天人都做不到。所以,祖师大德教导我们,末法时期除了依靠念佛往生之外,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境界上把烦恼习气断掉,这是真的。我们念佛求生净土,只要把烦恼习气控制住,或说伏住就行,我常常提醒同学们在这上用功,只要你真能把烦恼控制住、伏住,就能够带业往生。经上讲的这些道理我们要懂,我们心里面应向往断掉烦恼习气,尽管在事实上很不容易做到。21-246-00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