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字明咒功德网
百字明咒功德网
罗汉菜 隽永故事 禅是一枝花 小和尚的白粥馆 少林故事
主页/ 禅理故事/ 文章正文

信愿法师-《观经四帖疏》〈玄义分〉七门料简之和会门(七)

导读:信愿法师:《观经四帖疏》〈玄义分〉七门料简之和会门(七) 【观经四贴疏讲义】《观经四帖疏》〈玄义分〉七门料简之和会门(七)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善导大师的《观经四帖疏》。 上回我们探讨到第一卷〈玄...
信愿法师:《观经四帖疏》〈玄义分〉七门料简之和会门(七)

【观经四贴疏讲义】《观经四帖疏》〈玄义分〉七门料简之和会门(七)

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善导大师的《观经四帖疏》。

上回我们探讨到第一卷〈玄义分〉七门料简第六门和会门。和会门又分六小段,上回我们看到第二小段完。第二小段的后面有一段疏文是重点,这段疏文就是:

【然诸佛大悲于苦者,心偏愍念常没众生,是以劝归净土。亦如溺水之人,急须偏救;岸上之者,何用济为?】

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是对什么样的众生呢?就是对受苦受难的众生。佛的慈悲心就是对正在受苦的众生怜悯施救,心特别怜悯常没的众生。“愍念”就是怜悯思念。在三涂受苦的众生叫做“常没”,“头没”就是指堕落三涂,“头出”就是指在三善道。在三恶道受苦受难的众生,是六道极苦的凡夫,阿弥陀佛的心特别怜悯常没的众生,因此劝导三涂六凡的众生,念佛回归西方净土,到了西方佛国自然就不会再堕落于三涂六道之中。

下面说一个譬喻。“亦如溺水之人”,六凡的众生,在三界内轮回,受生受死,就好像在大海中溺水。在大海中溺水,当然要赶紧加以施救,所以“急须偏救”,若不赶紧把他救上岸,可能很快就会溺死在大海之中。“岸上之者”是指三圣,就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。界外的圣者,不会在生死大海沉沦受苦,所以“岸上之者,何用济为”,就不用赶紧急救了。

这一段疏文,善导大师要跟我们显示,九品都是凡夫去往生的,无论上品辈、中品辈、下品辈都是凡夫去往生的。既然是凡夫去往生的,那么佛的心是以救常没的凡夫为先。因此我们在疏文当中,体会到佛的慈悲,虽然我们还在生死大海,那我们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,就能仰仗阿弥陀佛名号的本愿船,而得度生死大海,往生西方佛国。

这段疏文用《涅槃经》世尊的一个譬喻最能说明。世尊在《涅槃经》说一个譬喻:

【譬如一人,而有七子。是七子中遇病,父母之心,非不平等,然于病子,心即偏重。如来亦尔,于诸众生,非不平等,然于罪者,心即偏重。】

譬如有一个人,这个人有七个孩子,第七个孩子生病了。父母的心不是不平等,父母的心对每一个孩子同样的平等慈爱。但因第七个孩子生病了,所以父母的心特别费心照顾这生病的孩子。如来也是一样啊,对众生的心是平等的,但是在三界六道轮回的罪者——为什么会在三界六道中轮回?因为罪业受报。所以如来对众生是平等心,但对罪者,心特别偏重,特别慈悲怜悯造业造罪在三涂六道轮回的众生。

佛祖的心和父母的心是同样的。所以《无量寿经》世尊开示:

【吾哀愍汝等诸天人民,甚于父母念子

。】

实在,佛祖悲悯凡夫众生,比父母思念孩子更超越百千万倍。我们体会到凡夫众生在生死大海受苦的事实,体解到阿弥陀佛如来大慈大悲怜悯受苦受难众生的佛心,所以当我们受苦时,我们就想到,阿弥陀佛就是要救度我们这种受苦的众生;当我们受业报的时候,阿弥陀佛的心就特别偏重受业报的众生。若是这样起一念的念佛,南无阿弥陀佛,当下想要回归西方极乐世界,岂不是就如善导大师这段疏文所说的,佛的心既然偏重常没的众生,所以劝归净土,那么我们想要往生西方净土,如此就凡心与佛心成一心。

我们凡夫在受苦受难,是大家多少都有的,所受的苦大小不同而已,多少不同而已。在《妙法莲华经》世尊开示:

三界无安犹如火宅

众苦充满甚可怖畏

常有生老病死忧患

如是等火炽然不息

在三界六道之中,大家都有生老病死的忧患。对我们来说,最大的苦是生死大苦,生死大苦若彻底了办,所有人生大大小小的苦,就彻底解决。要如何了办生死大苦呢?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,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。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在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法体之中。要如何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?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,就是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。阿弥陀佛的慈悲就是慈悲在,名号对我们这种苦者绝对的救度。

我们早晚功课念赞佛偈:阿弥陀佛身金色,相好光明无等伦。赞佛偈念完之后,念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。南无大慈大悲,大慈大悲在哪里?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就是在名号对我们绝对的救度、毫无遗漏的救度、主动而来的救度、毫无条件的救度。无论用什么样的心,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都对我们加以救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