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/ 化缘/ 文章正文

什么是化缘

导读:我们是可以经常在电视中看到有和尚去化缘,那么现实生活中也有化缘吗?究竟是什么是化缘呢?具体要如何做呢?接下来我们就去一起去详细的了解吧!...

在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,我们是知道师徒四人一路化缘求经,其实在西游记中,唐僧只是化斋,并不算化缘,那么什么是化缘呢?化缘的意义是什么呢?下面我们就去看看吧!

化缘的意义是什么

(一) 指教化之因缘

化缘一词,本极庄严。依《法华经方便品》之说,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,即为使众生开佛之知见,示佛之知见,悟佛之知见,入佛之知见。开示悟入,即为化缘,即为化度众生的因缘;教化众生,帮助众生渡生死大海,便是化缘。

以众生有受教之因缘,故诸佛菩萨即现世说法,所谓因“缘”而来世间,缘尽而去。白居易的《长庆集》里有段叙上弘和尚的碑铭:“随顺化缘,故坐甘露坛而誓众生盟者二十年。”所谓教化,是演说三藏(经律论)的义理,使众生依法修行,离苦得乐,转凡成圣。

(二) 指化益之机缘

能接受诸佛菩萨教化利益之众生根机,成为说法之因缘,故此众生之根机称为化缘。

如来入灭之时说:“应可度者,若天上人间,皆悉已度,其未度者,皆亦已作得度因缘。”也就是说:佛陀为化缘而来世间成佛,佛虽入灭,化缘未绝。此一尚未完满的化缘,有待后世的佛子来继续完成。

我们看佛教典故多有记载,佛因化缘而现。佛子亦皆有其化缘,故在《根本说一切有部杂事》卷五中有如此的记载:“时舍利子,为'化缘'故,便往婆罗门家,频频到彼。夫妇皆来,请受三归五戒,”后来并将他们的儿子,舍给舍利子出家为侍者。又于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》卷四三中亦有如此的记载:“邬陀夷观知彼妇,‘化缘’时至。持衣钵,到彼家……因为说法,便获初果。”

化缘的意义是什么

因缘这样东西非常微妙,如果往昔生中未曾结过佛法的缘,即使遇到佛陀,佛陀也无可奈何;佛陀是大觉智人,但亦无法化度一个无缘的人,所以在佛陀时代,有很多不受佛度的人,竟在佛的弟子面前接受了化度。因此,佛及佛的诸大弟子,每见一个可度的人,往往总在事先以神通观察,先看他的化缘属谁,便由谁去化度。

(三) 为募化、劝化之意

出家人化缘募款,往往是为修建寺院。这一观念,本来也与教化因缘是一样的。在佛陀时代,除了佛陀,其余的大弟子们为了僧团的四事——衣、食、卧、具、医药,曾向在家人去劝募;有时为了住的问题,进行劝募。但他们都是向未曾信佛的人施于方便的教化,当其接受了教化,皈依了三宝,甚至证得了圣果之后,自然会来大力施舍的,所以在佛时的许多精舍,多数是由一人独捐的。

化斋的原始定义是因为佛陀要僧众消除恭高我慢,帮助僧众和弟子们放弃身外物,达到彻底解脱,不恋物质。在家人斋僧。是因为深受佛陀教诲,明白礼敬佛法僧的真实含义,所以才恭敬僧人。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、布施,修福的无上福田。清净的供养,能令行者当下远离烦恼、得清净心,也因此生生世世与三宝结清净善缘,功德无量无边。

《法华》经云‘诸苦所因,贪欲为本,若灭贪欲,无所依止。’由此可见,我们要远离诸苦,必须戒贪,才是根本办法。而布施供养,是戒贪的具体表现。

出家人托钵化缘的意义

1.出家人早上托钵化缘,旨在提醒在家人:要行善业;

2.出家人恪守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要做好事、要布施,所以,出家人出现在任何场所,都在提醒人们行善;

3.出家人被称为“福田僧”,出家人托钵化缘是让有缘人有机会种福田;在家人很欢喜、很恭敬地供养出家人的同时,已为自己种下“福田”;

4.“福田”又分为“悲田”和“敬田”,悲田:即增加在家人的慈悲心;“敬田”即对生活有节制有道德的出家人生起恭敬心(供养时所生的欢喜心、恭敬心)。在家人种下“福田”,从而得到两种好处:(1)他对三宝的信心将更坚强;(2)他为自己培养了恭敬谦虚的态度;

5.弘扬佛教:(1)出家人的形象、威仪,是最好的身教;(2)出家人是弃恶扬善的模范;(3)托钵为在家人提供行善的机会,即延续佛教的慧命。(出家人舍弃一切世俗喜乐享受,既不依靠技艺来养活自己,又不种田贩卖贸易,只靠在家人的供养,得到衣、食、住、药,不为生活担食而忙碌奔波,安心修行,钻研佛法,引渡众生);

6.托钵化缘是出家人的修行功课:(1)为了对治懒惰;(2)对治自高、自大与自负的心理(托钵时提醒自己:我连这一餐都要靠人家才能维持下去,我还有什么好骄傲的?);(3)对治贪、嗔、痴(托钵时遇到人们的辱骂或供养的东西不是自己所喜欢的,如果不醒觉,就会生起埋怨心,这时就要立刻修正及提醒自己不要因为随着因缘得来的衣、食、住、药而不知足,生起种种恶法);

化缘的意义是什么

7. 亲自体验大众的苦难:通过托钵化缘,出家人能比较了解当地的社会问题,从而能更有效地选用佛法来帮助众生。例如:托钵化缘时的所见所闻,皆可成为出家人弘法时的特别教材,并且更能以积极的行动对症下药,对治社会的种种奇难杂症。

佛门中的经典是非常的多,其中蕴含的内容和道理也是非常的多,师兄在修行的时候,还是要知道适合自己修行的经典,以及自己应该如何修行,这样我们能够悟到的含义才会更加的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