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字明咒功德网
百字明咒功德网
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 释净土群疑论 阿弥陀经宗要 净土女居士往生 净土探究
主页/ 佛学问答类编/ 文章正文

从《西藏生死书》看生死奥义

导读:从《西藏生死书》看生死奥义 说到《西藏生死书》,就不得不提该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。由于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,索甲仁波切可能对于国内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陌生的智者,但他在国际上却早已成为著名的藏传佛教大...
从《西藏生死书》看生死奥义

说到《西藏生死书》,就不得不提该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。由于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,索甲仁波切可能对于国内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陌生的智者,但他在国际上却早已成为著名的藏传佛教大师。《西藏生死书》从侧面来讲便是他智慧最好的体现。“仁波切”是西藏对伟大上师的尊称,意为“珍贵的人”。索甲仁波切(SogyalRinpoche)生于西藏一个富裕的望族家庭,从小由本世纪最受推崇的上师蒋扬钦哲仁波切养育成人,少年时即被自己的导师认出是一位喇嘛的转世,而那位喇嘛也曾做过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老师。1971年,索甲仁波切前往英国,入剑桥学习比较宗教学,1974年起开始在西方诸国游历传法,信众繁多,并以伦敦为基地,创办了一个国际性的佛教传习组织Rigpa。

《西藏生死书》可算是对《西藏度亡经》(即《中阴闻教得度》)的解说。《度亡经》公认难解,据说在从前也是只有僧侣才能看到,一般人无缘得见。

自我感觉,我应该算是一个无神论者,但最近在网上看到许多宗教与科学并不冲突,特别是这类文章传达一种观念既,“科学是对人类奥义的一种公认的解释方式,而宗教何尝不也是另外一种解读方式”一定程度反映我之前对有神或无神的执着。而对于人生的终点“死亡”就更无从理解。而《西藏生死之书》中表达的两种观点,人们对于死亡的认识一般来说普遍停留在“两种死亡态度中,一种是把死亡当做避之唯恐不及的事,另一种则是把死亡当做自个儿会解决的事。”其实对于我来说,自己还真从未思考这个问题。

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体,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,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。这里面就有轮回、业、业报、以及创造力的观点,以下是一些心得。

轮回,从佛教的观点来看,建立轮回的主要论点,是以深刻了解心的连续为基础,即意识的连续性。按照目前已知的物理理论,任何元素从来就不是无水之源,亦不会消逝无踪。那么,我们拥有的称为“心或意识”的东西,也必如此,这个事实是十分明显的,因为我们的经验就可以证明它的存在。依此念,便生“轮回”。但是在佛教里,这种“轮回”并非是说有一个独立和不变的实体(譬如说灵魂或自我),它可以在肉体死后还存在。而是,以一种其它的形式存在并延续,这种延续指的是更细微的层面的延续,而并不是单纯的复制。我觉得这就跟物质不灭定理类似,物质是始终存在的,只是形式不同罢了。

业,佛教认为轮回背后的真理和驱动力,就是所谓的“业”,它并不是命运或者是宿命,而是宇宙中某种切实存在的因果律。简单说来,就是不管我们以身、口、意做些什么,都将产生相应的结果;每一个动作,即使是最细微的动作,都孕育着它的后果

。有曰: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”,又曰: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”,雄鹰在高空飞翔时,你并不知道,当它俯冲向你的时候,方才投下恐怖的阴影。如果能够检讨自己的行为,同时能够了了分明,就会发现,在我们的行为中有一个老是在重复的模式:每当做错了事,就会导至痛苦;每当做对了事,就会产生快乐。业不仅存在于个人,即便是一个国际、一个国家、一个城市、一个企业都有它们自己的业,一切业都是错综复杂的。

创造力,之所以说业不是宿命的,是因为我们有能力去创造和改变,我们可以决定行动方式和动机,因此,未来掌握在我们的手中,掌握在我们的心的手中。诚如佛陀所说的:“现在的你,是过去的你所造的;未来的你,是现在的你所造的。”莲花生大师进一步说:“如果你想知道你的过去世,看一看你现在的情况;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来世,看看你目前的行为。”

《中阴闻教得度》就是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生死轮回之间的这段时间,一般而言,“中阴”这个名词通常是指在死亡和转世之间的中间状态,时间上要经过七七四十九天,在此期间,上师、亲朋可以通过“颇瓦法”或者其它祷告的形式,让亡者安心,并顺利度过中阴期,美好的转世。想一想很简单,既然死亡并非一切的终点,那么它的过程当然应该受到极大的重视,不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行为上而言,皆应如此。

书中对死亡旅途的描述、如何通过休习“颇瓦法”超度亡灵、如何理解中阴的过程,太过艰涩深奥,恕不能全述。

整个藏域对待生死的态度,与地方民俗确有非常大的差异。例如,天葬,一般人要不觉得神秘诡异、要不觉得血腥狰狞、起码也觉得难以接受。但以佛教的观点来看,恰好应了“托体为盛满秽物的臭皮囊”一说。曾看到过一篇文章,作者碰到一位藏族老人,谈及天葬时觉得那些秃鹰凶狠可怖;但老人却不这样认为,他说每次看到秃鹰的恶形恶状,他就觉得秃鹰非常可怜,肯定是经常饿着,才会那么饥渴。他的想法与角度,与我们截然不同,大有尸毗王舍身饲鹰以救鸽的佛性,真是一片菩提心啊!

个人感觉这本书更多的是说佛而非西藏文化,既然整个藏域皆信仰佛教,那么他们的一切便与佛教脱离不了关系,从这个角度来说,了解西藏,或许能更好了解佛教。